形态描述
标本采集地 辽宁辽阳市太子河;吉林吉林市郊江密峰镇;山东济南黑虎泉;南京中山陵溪谷;湖北武昌东湖边;湖南韶山水库;广西兴安湘漓分派;新疆伊宁市;河北涞源;北京;山西太原晋祠;宁夏中卫荒草湖;黑龙江哈尔滨太阳岛。
形态 身体呈长钉形,前面四分之一削尖,后面四分之三宽度不变。背面隆起,腹面干坦。体长20—52mm;头部宽度为0.7—2.5mm;最大体宽3—9mm;尾吸盘直径2.4—9mm,几乎与最大体宽相等。颜色和花纹的变化极不固定,通常背面深棕色,或带红棕色及棕黄色。背侧各有一列由不规则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纹,一直延伸至尾吸盘背面。全身共有106环,其中节Ⅰ—Ⅲ各一环;节Ⅳ—Ⅴ各2环;节Ⅵ3环;节Ⅶ4环;节Ⅷ—ⅩⅩⅣ各5环,为完全体节;节ⅩⅩⅤ4环;节ⅩⅩⅥ2环;节ⅩⅩⅦ一环。完全体节的第5环(b6)比其它4环稍大并有一不甚明显的浅沟。体表有不规则排列的皮肤乳突覆盖着,除完全体节的第
5环皮肤乳突排列成两横列,其余各环均为一横列。尾吸盘呈碗状,背面有辐射排列的大型皮肤乳突数列,其间夹杂有黑色色素斑点。眼大而明显,共有4对,前面两对横列在第2、3环内,后面两对横列在第4、5环之内,其位置颇多变异。前吸盘小,口孔在其底部。环带位于第31环至45环。雄性生殖孔位于节Ⅻ的b1/b2环沟上或b2环内(即第35/36上或36环内),在一圆形突上。雌生殖孔位于同一节内的b5/b6环沟上或b5环内(即第38/39上或38环内)。两生殖孔一般相隔3环,或相隔 环。肛门在103/104环沟上。
咽部长,其肌肉脊的前端没有退化的颚或口针。精囊位于节ⅩⅢ至ⅩⅦ之间,膨大且多折叠。输精管长且多弯曲,形成一达到Ⅺ神经节的精管膨腔前转,折回后与Ⅻ神经节前面的精管膨腔角相连。精管膨腔具有矮胖的角,其长与宽几乎相等,中间不深深裂开。精巢小,数量多,位于节ⅩⅦ至ⅩⅩⅤ两侧。两条管状卵囊大大地分开,从节Ⅻ伸到ⅩⅤ,然后成双地折回节Ⅻ,其盲端十分接近雌孔。精管膨腔的形状、卵囊的排列以及后部的界限都十分恒定,因此是识别本种的重要特征。
形态 身体呈长钉形,前面四分之一削尖,后面四分之三宽度不变。背面隆起,腹面干坦。体长20—52mm;头部宽度为0.7—2.5mm;最大体宽3—9mm;尾吸盘直径2.4—9mm,几乎与最大体宽相等。颜色和花纹的变化极不固定,通常背面深棕色,或带红棕色及棕黄色。背侧各有一列由不规则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纹,一直延伸至尾吸盘背面。全身共有106环,其中节Ⅰ—Ⅲ各一环;节Ⅳ—Ⅴ各2环;节Ⅵ3环;节Ⅶ4环;节Ⅷ—ⅩⅩⅣ各5环,为完全体节;节ⅩⅩⅤ4环;节ⅩⅩⅥ2环;节ⅩⅩⅦ一环。完全体节的第5环(b6)比其它4环稍大并有一不甚明显的浅沟。体表有不规则排列的皮肤乳突覆盖着,除完全体节的第
5环皮肤乳突排列成两横列,其余各环均为一横列。尾吸盘呈碗状,背面有辐射排列的大型皮肤乳突数列,其间夹杂有黑色色素斑点。眼大而明显,共有4对,前面两对横列在第2、3环内,后面两对横列在第4、5环之内,其位置颇多变异。前吸盘小,口孔在其底部。环带位于第31环至45环。雄性生殖孔位于节Ⅻ的b1/b2环沟上或b2环内(即第35/36上或36环内),在一圆形突上。雌生殖孔位于同一节内的b5/b6环沟上或b5环内(即第38/39上或38环内)。两生殖孔一般相隔3环,或相隔 环。肛门在103/104环沟上。
咽部长,其肌肉脊的前端没有退化的颚或口针。精囊位于节ⅩⅢ至ⅩⅦ之间,膨大且多折叠。输精管长且多弯曲,形成一达到Ⅺ神经节的精管膨腔前转,折回后与Ⅻ神经节前面的精管膨腔角相连。精管膨腔具有矮胖的角,其长与宽几乎相等,中间不深深裂开。精巢小,数量多,位于节ⅩⅦ至ⅩⅩⅤ两侧。两条管状卵囊大大地分开,从节Ⅻ伸到ⅩⅤ,然后成双地折回节Ⅻ,其盲端十分接近雌孔。精管膨腔的形状、卵囊的排列以及后部的界限都十分恒定,因此是识别本种的重要特征。
鉴别特征
鉴征 身体呈长钉形,前面四分之一削尖,后面四分之三宽度不变。背面隆起,腹面平坦。两生殖孔被 环隔开。精管膨腔有矮胖的角,其长与宽几乎相等,不深深裂开。两条管状卵囊大大地分开并成双地折回。
生物学
生态 本种是适于流水中生活的水蛭,多出现在河川、湖泊与池塘的浪击带,又是软水中最丰富的种类。通常附着在石块下,周围常有螺类生存,取食水蚯蚓、螺类、涡虫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卵茧椭圆形,像瓜子,一端稍尖,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外表光滑,无医蛭科卵茧那样的海绵层。卵茧产出后平贴粘附于石块下,呈红棕色,长4.5—6mm,宽2.8—3.4mm。幼蛭的大小约为4.5mm×1mm。本种耐高温能力弱,当夏季高温时水温达到35.1℃会全部死亡。据著者试验得知本种最能忍耐pH变化,其适应范围为pH4—10.5。
国内分布
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本种是河流、湖泊生物监测与水质评价中经常遇到的种类,又与有机污 染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作为研究污染生态学的对象。英国Aston等(1975)研究了Trent河各支流中生活污水与发电厂冷却水热污染对八目石蛭5个种群的影响,发现平均体重的增加和卵茧提前孵化,幼蛭生长加快以及提前成熟可以作为指示热污染的指标。波兰Mastysiak(1976)研究了Bzura河与Ner河流域各污染区的水蛭种群组成,发现八目石蛭是一种富营养水体里的水蛭,对严重污染和缺氧的耐度最大。通常在污染水体中占优势,大约占总捕获量的76.9%,其耐污染限度为:pH 6.2—8.2;溶氧1—10.8;氧饱和度12.8—82.1;氧化能力7.8—83.6;BOD5(5天生化需氧量)3.4—100;氨氮0.1—12.6;硫酸盐23—303.7;盐酸盐11.0—250.0;铁0.8—3.2;磷酸盐0.01—1.4;锰0.1—2.0。
为了应用水蛭检出并测定各种排污给水环境造成的突发性毒物污染,以便给建立水质标准和水源管理提供依据和方法。著者于1986年采用鱼类标准毒性试验方法,用七种杀虫剂做了八目石蛭和宽身舌蛭两种水蛭的96小时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水蛭对7种杀虫剂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虽然宽身舌蛭对硫酸铜、五氯酚钠、林丹、二嗪哝和马拉硫磷比八日石蛭要敏感得多,但八目石蛭对敌百虫和敌敌畏又较宽身舌蛭敏感。通过与Kimura和Keegan等(1966)做的几种杀虫剂对日本医蛭的96小时LC50之比较,可以看出宽身舌蛭和八日石蛭均较日本医蛭对五氯酚钠、林丹和马拉硫磷要敏感得多。由此可知,采用现行的标准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做八目石蛭和宽身舌蛭的毒物生物测试是可行的。
为了应用水蛭检出并测定各种排污给水环境造成的突发性毒物污染,以便给建立水质标准和水源管理提供依据和方法。著者于1986年采用鱼类标准毒性试验方法,用七种杀虫剂做了八目石蛭和宽身舌蛭两种水蛭的96小时急性毒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水蛭对7种杀虫剂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虽然宽身舌蛭对硫酸铜、五氯酚钠、林丹、二嗪哝和马拉硫磷比八日石蛭要敏感得多,但八目石蛭对敌百虫和敌敌畏又较宽身舌蛭敏感。通过与Kimura和Keegan等(1966)做的几种杀虫剂对日本医蛭的96小时LC50之比较,可以看出宽身舌蛭和八日石蛭均较日本医蛭对五氯酚钠、林丹和马拉硫磷要敏感得多。由此可知,采用现行的标准急性毒性试验方法做八目石蛭和宽身舌蛭的毒物生物测试是可行的。